江宁区铜井牧龙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结合《江宁区教育科研2020年工作意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幼儿园的园本培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课程游戏化建设,凸显我园的特色教育,将教科研工作真真实实地开展起来,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特制定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二、工作重点:
1.完善园内教科研机制,加强理论学习,发挥“青蓝结对”作用,切实做好本园的科研管理工作。
2.继续深入开展园级课题《中华传统文学渗透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研究》,做好课题的申报和开题工作,加强园本特色课题研究。
3.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研究,改造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重点改造幼儿园户外活动 ;积极申报区级项目,做好申报答辩准备。
4.以“课程故事”促进教师观察幼儿及评价幼儿的能力。
5.发挥学科教研组的辐射作用,提高教研时效。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完善园内教科研机制,加强理论学习,发挥“青蓝结对”作用,切实做好本园的科研管理工作。
本学期,结合江宁区课程游戏化精神,给老师们开列阅读书单,同时幼儿园图书阅览室也提供相应书籍供老师们借阅,本学期重点自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指南解读》,组织阅读笔记交流,并要求老师能根据相应目标举例1-2个。
青年教师是我园的主力军,肩负着幼儿园未来发展的重任,上学期评出了我园的园级骨干教师,本学期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发挥“青蓝结对”的作用,师傅做好对徒弟公开课、课程故事、教案、案例、论文的撰写指导;徒弟也要教会师傅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继续深入开展园级课题,做好课题的申报和开题工作。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要做好课题的开题工作,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继续寻找、验证一批适合幼儿园小中两个年龄段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学作品素材,丰富资源库;年级每周安排一次与课题相关的集体活动,在每周的说课中进行集体备课,共同选择素材,可以是一课多研,也可是一个素材的多种活动形式;周需对上周的活动进行总结,总结开展中华传统文学学习活动时的适宜性策略;继续打造“中华传统文学”的学习环境,探索如何用隐形环境帮助幼儿获得发展。
(三) 继续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研究,改造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坚持课程游戏化理论的学习活动,骨干教师走出去,参加省、市、区专题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二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和现场教研,引起教师的反思和共鸣。邀请专家、姐妹园(铜井园)的老师来园开展专题辅导讲座,随班指导,帮助教师提升实践经验,用游戏精神重塑教育观。本学期请铜井园的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改造我园户外游戏(晨锻),以尊重幼儿兴趣爱好、激发幼儿自主活动为宗旨,创建数量充足、种类多样、材料丰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并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归纳整理户外活动资源库,为幼儿园后期户外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以“课程故事”促进教师观察幼儿及评价幼儿的能力。
教师了解“课程故事”,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在观察与解读幼儿的基础上撰写“课程故事”。邀请区内学科带头人、名园园长开展有关“课程游戏化”、“学习故事”、“儿童观察”等方面的菜单讲座,分享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经验,并对园内教师现有的“学习故事”、“观察记录”、“教育笔记”进行诊断。交流课程故事,探讨提及活动游戏化策略,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幼儿的需要,教师支持性策略等。
(五)发挥学科教研组的辐射作用,提高教研时效。
教研组是幼儿园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教研组作为实施园务计划、落实保教工作、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引领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保教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等方面,骑着这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将发挥江宁区教研组的作用,在园内组织游戏、数学教研组的小组活动,以“青蓝结对”的形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发挥年轻教师教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每个人提供了较充分的表达思想、观点的机会,让思想和观念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各教研组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研实效,针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互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并适时做好资料积累。
四、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
1.制定园教科研计划、各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2.课题环境的改造、户外活动改造计划;
3.教师“停课不停研”线上学习活动(课题、课程游戏化);
四月:
1.各学科教研组线上活动;
2.教师“停课不停研”线上学习活动;
3.“课程故事”、“教育案例”线下培训(课题、课程游戏化);
4.准备教育案例、叙事评比;
5.打造园内课题环境。
五月:
1.各学科教研组活动;
2.区级个人课题成果交流;
3.年级组说课融入课题内容;
4.园课题中期交流会。
六月:
1.各学科教研组活动;
2.班级“课程故事”交流;
3. 班级中华传统文学——环境评比。
七月:
1.各课题承担者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个案报告、论文等,并上传至网站;
2.各课题承担者完成阶段性研究交流;
3.教科研、课题、课程游戏化、各学科教研组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