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铜井牧龙幼儿园课题组总结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是一个特殊的学期,因为疫情的影响,幼儿园延迟了开学,但我们课程组的研究并没有停下脚步,组员们利用这个超长的假期开展“停课不停研”活动,通过线上听讲座、研讨环境创设等形式为开学后的课题实施做好理论和物质方面的准备,开学后就立刻开展课题活动,现将本学期课题组活动做如下小结。
一、具体实施内容:
继续寻找一批适合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学作品素材,丰富资源库。
在假期中老师们先以年级组为单位对前期的课题资源库进行了充实,同样的一个素材,有哪些图片资源、音频资源、图书资源?老师们都进行了分工,分类收整后再汇总,为后面的课题集体活动的实施做准备。
验证一批适合幼儿园小中三个年龄段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学作品素材,丰富资源库。
各年级在原有集体活动的基础上,每周安排一次与课题相关的集体活动,通过课程审议的方式,共同选择素材,可以是一课多研,也可是一个素材的多种活动形式。每周需对上周的活动进行总结,思考:此活动是否适合幼儿园开展?是否适合本年龄段的孩子?还可以有哪些更好的形式?
3.探索如何以“课程故事”的形式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过程。
班级老师们在班级开展传统文学活动的时候,以一个素材为依据,开展一日活动记录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游戏、生活),班级教师观察、评价并支持幼儿的需要,形成课程故事。
7月13日,铜井牧龙幼儿园开展了教师“课程故事”分享活动,各个班的老师选择了一个课程故事与大家分享,故事来源于课题活动的开展,老师们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在课程故事中满足幼儿、支持幼儿、反思自身、总结经验。
在交流中发现了老师对课程故事概念混淆。表达主题不清晰;内容单一,叙述浅表化;流于形式、反思浅显等活动后,组长对老师们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故事审思:内涵、问题与对策》的培训,希望老师们能以此为对照,继续完善课题的实施。
4..继续打造“中华传统文学”的学习环境,探索如何用隐形环境帮助幼儿获得发展。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本学期继续打造班级和幼儿园的公共环境,让孩子们获得隐形的教育。在假期中,老师们为幼儿园公共环境的创设出谋划策,在线上进行讨论,第一次讨论各自想法,结合上一学期主题的开展谈谈自己的想法,第二次在分工的基础上继续细化,老师们带着想法,带着创意来,选用高一些能够集中反映传统文化特点的材料图片和实物陈列于公共环境。开学后大家就动起手来开始实施,让幼儿园入园后有了一个不一样的的感受。
二、反思与计划:
在集体活动的中,出现了不同年龄段都选用了一些素材的情况,但是,小中班都选用了同一素材,真的适合在不同的年龄段开展吗?
本学期我们主要针对了在集体活动中对课题的实施,那么在日常活动中,生活区域活动中还会有哪些渗透呢?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家长对我们课题的研究有哪些帮助和想法呢?我们在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可针对家长做一些调查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