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江宁区中小学、幼儿园2022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检查表
单位名称(盖章):南京市江宁区铜井牧龙幼儿园 检查人签名: 检查日期:2022年 2月 16 日
项目 | 检查内容 | 具体问题 | 整改情况 | 备注 | |
校门
管理 | 入校人员管理情况 | 1.校园实行相对封闭式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任何人进校园按照规定严格把关,查验一码一卡,测温、登记,全程佩戴口罩等)。 | 无 |
|
|
门口临时等候区设置情况 | 2.校园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为入校时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场所内卫生状况良好,备有适量的必要防疫物资)。 | 无 |
|
| |
校门外家长管理情况 | 3.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引导,采取措施防止家长在学校门口接送时人员聚集,同时家长要佩戴口罩,校门口设置一米线、导引围栏等。 | 无 |
|
| |
校园
管理 | 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 4.按照“三案十一制”中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 无 |
|
|
健康管理情况 | 5.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落实晨午检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 无 |
|
| |
6.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重点监测师生员工有无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 | 无 |
|
| ||
7.多病共防,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工作。 | 无 |
|
| ||
8.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 | 无 |
|
| ||
9.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 | 无 |
|
| ||
10.对曾经患传染性疾病的师生员工密切长期跟踪,及时掌控其健康状况。 | 无 |
|
| ||
重点区域巡查情况 | 11.学校每日开展校门卫室、教室、实验室、食堂、办公室、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 | 无 |
|
| |
12.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增加对重点场所地面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 | 无 |
|
| ||
13.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 无 |
|
| ||
活动管理情况 | 14.组织活动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作出安排,合理管控人员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 | 无 |
|
| |
15.加强校园聚集性活动管理,非必要不举办;确有必要举办的活动,报当地教育部门批准,压缩规模、缩短时间、控制人流、保持距离,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会议。 | 无 |
|
| ||
16.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校外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随身备用口罩。 | 无 |
|
| ||
手卫生落实情况 | 17.学校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 | 无 |
|
| |
18.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部遮挡。 | 校门口一米线内已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可以再增加一点 | 已整改 |
| ||
饮用水卫生管理情况 | 19.饮用水管理符合有关卫生要求,做好饮水设备的清洁消毒。 | 无 |
|
| |
食堂就餐管理情况 | 20.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 | 无 |
|
| |
21.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 无 |
|
| ||
22.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清理和分类。 | 无 |
|
| ||
23.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 | 无 |
|
| ||
寄宿管理情况 | 24.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 | 无 |
|
| |
25.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 | 无 |
|
| ||
26.加强宿舍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间清洁,做好垃圾分类。 | 无 |
|
| ||
27.学生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可疑症状,当出现发热、咳嗽及其他可疑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 | 无 |
|
| ||
健康教育情况 | 28.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和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 | 无 |
|
| |
29.密切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 无 |
|
| ||
人员防护情况 | 30.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湿或弄脏后,要及时更换。 | 无 |
|
| |
31.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 | 无 |
|
| ||
32.工作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上报并及时就诊,不带病工作。 | 无
|
|
| ||
| 校园环境整治情况 | 33.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 | 无 |
|
|
34.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 无 |
|
| ||
35.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 | 无 |
|
| ||
36.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 | 无 |
|
| ||
37.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有消毒记录)。 | 无 |
|
| ||
疫苗接种及核算抽检 | 疫苗接种情况 | 38.学校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做好适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合理规划接种进度。 | 无 |
|
|
39.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力度,制定疫苗接种工作指引,分批稳妥有序推进,加强疫苗接种服务保障工作。 | 无 |
|
| ||
核算抽检情况 | 40.按要求落实并推进常态化核算抽检工作(每周不低于5%)。 | 无 |
|
| |
应急
处置 | 疫情变化关注情况 | 41.关注所在区域疫情形势变化,一旦发生本土疫情要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严格实施师生员工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防控措施。 | 无 |
|
|
42.校园出现病例后,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视情采取班级停课、全校停课并实施学校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 | 无 |
|
| ||
处置流程遵守情况 | 43.师生员工在家中或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 | 无 |
|
| |
44.学生在家发病就医,家长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家发病就医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 | 无 |
|
| ||
45.在校内发病,学校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做好就医结果追踪和登记。 | 无 |
|
| ||
46.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有视频、图片及方案等)。 | 无 |
|
| ||
应急机制落实情况 | 47.如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等人员排查和终末消毒等工作。 | 无 |
|
| |
48.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管理的师生员工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 | 无 |
|
| ||
49.对共同生活、学习的其他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提醒其主动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就医。 | 无 |
|
| ||
复课证明查验情况 | 50.学校应配合做好接受隔离管理的师生员工的心理安抚和学业辅导、隐私信息保护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防范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师生员工病愈后返校需提供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 | 无 |
|
|
物资
保障 | 物资储存室 | 51.需储备一个月使用量,所有物资均需离墙离地存放,标识标贴清晰,定期检查清理无过期产品。 | 无 |
|
|
教室 | 52.配备免洗洗手液,有专人负责管理。 | 无 |
|
| |
厕所 | 53.有充足的洗手水龙头、洗手液、厕纸等 | 无 |
|
|
上一篇:2022年元月份督学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