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园本培训>>培训活动>>正文

铜井牧龙幼儿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半日活动组织”观摩、研讨活动
发布者:校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6/29 16:13:20   浏览次数:898


         江宁区铜井牧龙幼儿园班级半日活动组织观摩研讨活动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优化一日活动保教工作,提高我园教师半日活动设计和组织的能力,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省优创建工作做准备,特开展班级半日活动组织观摩研讨活动。

关注幼儿学习生活,科学合理组织活动 是本次半日活动开放观摩活动的宗旨。目的是为了倡导正确的幼儿教育和教学理念,树立幼儿园整体教学观,引导教师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充足的学习材料,科学、有效地组织幼儿进行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包括:1.班级半日活动组织观摩生活活动、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操、晨锻)、进餐、过渡环节的组织。2.班级学习环境创设:主题环境、区域游戏环境、自然角环境等。3.班级半日活动研讨:各个环节科学、有效地组织;班级学习环境创设;班级三人配合等。



1


2

2

第一轮班级半日活动观摩反馈汇总:

  1. 班级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应与主题、季节、幼儿的活动需要进行定期的调整,切不可一学期的游戏材料不变化。入园区域、过渡、创造性游戏、离园前自主活动这四个阶段游戏的内容应有所区别。

  2. 区域游戏的材料应成品与半成品的结合,低结构材料的数量与年龄段成正比,自查图书区的书籍提供,字少图大,适合幼儿自主阅读,尤其是小班。

  3. 评判游戏质量的好坏不能以幼儿的参与度为唯一标准,还应考虑材料的投放适宜性、幼儿能否正确使用、幼儿的自我收整情况、当日活动要求的达成度等,教师在游戏中不能只关注幼儿的安全,幼儿游戏的交往情况、材料的使用情况,游戏还需要的调整方向都应是关注的重点。

  4. 保育老师及配班在半日活动中应做到全面关注,务必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不能只顾着自己手中的一件事,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也要全方位配合主班老师有序地组织好当日班级幼儿的活动。

  5. 小班下学期的环节要紧凑,严格遵守一日作息时间,如有不合理处向园部提出,再调整,务必保证幼儿的游戏及户外时间充足,班组4人要开班级会议商讨具体配合方式,多动脑,多尝试,找到自己班级最适合的方式。

  6. 各班要陆续完善班级游戏的氛围创设,显性(标志、名称、隔断等),隐形(挂牌、服装等),激发幼儿想玩的意愿并优化班级的环境。

第二轮班级半日活动观摩反馈汇总:

1.室内晨锻发活动的组织

(1)原则要求同户外,一定要考虑动作的发展的均衡性。

(2)场地布置的适宜性,巧妙利用班级的地形特点,器材的安全性。(尤其是雨天)

(3)同种材料玩法的多样的性,层次性。

(4)同样要有交换的机会,休息区的准备,保育老师要注意对幼儿的护理。

2.每个环节的总结、评价

评价一定是基于今日的活动重点来点评,以正面的鼓励为主,以表扬好的来激励还做不到的孩子。

3.区域游戏

(1)幼儿一定要在相应的区域内进行相应区域的游戏,无论何时,区域内都应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

(2)过渡环节的区域材料一定是简单易收的。

(3)材料的提供与主题、季节、班级幼儿本阶段的兴趣点有关,成品材料的提供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体现出老师在本区域内提供材料时的教育价值。

(4)建构区辅助材料的使用,小班大的材料少,可用KT班、纸板自制,轻而安全。纸盒、罐子的使用,班级建构区的材料都可以利用,注意材料的分类摆放。

(5)美工区一定要有呈现幼儿作品(未完成)作品的区域,要有幼儿可随时操作的台面,所以这个区域必须固定。

(6)每个区域要有幼儿活动后的痕迹。

(7)每个角色一定是基于幼儿经验的,要基于幼儿经验创设情节和提供材料。

第三轮班级半日活动观摩反馈汇总:

1.晨锻(室内、外)的组织

(1)小班年级组要商讨好晨锻摆放或收整的负责人,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从部分幼儿开始,参与晨锻材料的取放。

(2)以年级组为单位商量好休息区,准备好汗巾、纸巾、垃圾桶、水壶。开始晨锻前给爱出汗的幼儿塞好汗巾,活动中要有关注孩子的意识

(3)保育老师以看护幼儿安全以及保育为主,要将其安排在离休息区近的位置看护活动。

(4)小班老师要带幼儿进行放松整理后回教室休息,并针对近日指导重点进行总结交流。

(5)每个班给自己班的衣服篮、推车做好标记,方便幼儿自主服务。、

(6)室内晨锻一定要提前做好3人分工,明确职责。

(7)室内晨锻早操时要考虑幼儿的位置举例是否合适,早操音乐提前准备好。

(8)晨锻结束后,幼儿进班用茶杯喝水一定要先洗手再拿茶杯。

  1. 早操

(1)教师带操要面对微笑,与幼儿享受早操时光,。

(2)关注全体幼儿,教师在散点位置时要注意变化自己的位置。

(3)小班灵活机动,后面做操的幼儿注意力、积极性不高时,另一名教师要走到中间和他们一起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集体活动的组织

(1)语言阅读活动一定要用桌子,给幼儿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图书在上课前就摆放好。所有的课前摆放材料的准备在幼儿点心后自由时间段教师完成。

(2)配班老师在幼儿都专注认真听课的时候可提前对区域游戏的场地、材料做好准备。

4.区域游戏

(1)控制好游戏前的讲解和游戏后评价的交流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2)小班老师要注意在看护孩子的同时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玩。

(3)建构区利用隐性规则让幼儿在指定区域内搭建(地垫、围合等)。

(4)大班的游戏情节要更有创造性,从提供的材料入手,低结构,让幼儿以物代物创造更多可变的玩法。

(5)结合班级幼儿经验,在游戏中可逐渐加入钱币的使用,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将各领域渗透至游戏中。

(6)区域游戏中要提醒幼儿去喝水、如厕,尤其是当天生病或者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小班更是如此。

  1. 其他

(1)班级自然角要常态开展,结合春季季节特点开展种植、饲养、观察、记录等活动,让自然角也成为幼儿学习的小角落。

(2)教师在制定日计划中要充分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将目标要求写清写实,只有这样在执行中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儿童。

(3)班级教师在与幼儿的相处中再一些,倾听幼儿的需要与表达,尤其小班老师,要多蹲下来听孩子说。